2025年8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许安国同志署名文章《铁纪护航风清气正校园生态》,现予以全文转载。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教育强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作出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中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思考,聚焦高等教育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精准把握职责定位,切实把党的自我革命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以铁纪护航高校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行稳致远。
坚决维护高校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纪检监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对党绝对忠诚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基因。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当好忠诚卫士,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穿履职始终,守护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确保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毫不动摇。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时刻对标对表、对照检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理解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战略部署,把握其内涵要求与实践路径,确保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聚焦中心任务,捍卫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从政治上办,有力协助学校党委夯实政治基础,以钉钉子精神协助及时纠正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关键环节上的偏差,筑牢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根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和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净化政治生态,守护校园育人净土。深刻认识教育系统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涵育一流教学科研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至关重要。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学校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隐患加强排查治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廉洁文化,构建常态长效廉洁教育机制,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化风成俗,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校落实到位。
有力护航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
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任务越是艰巨,党的“纪律部队”越要挺膺担当,面对堵点难点,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穿透攻坚,打通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胸怀“国之大者”,锚准监督靶向。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战略考量,将保障教育强国建设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紧盯高校在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将其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一体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一体落实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战略部署,一体加强学校党风政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坚持精准发力,提升监督效能。以政治监督清单“一张网”为抓手,紧盯“关键少数”,分类细化监督任务,通过清单化明确、项目化管理、责任化推进、节点式检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精准开展专项调研监督,扑下身子、深入师生、摸清实情,深挖问题表象背后的政治偏差,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性质恶劣者严肃查处,确保教育领域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和重点任务在高校畅通无阻、落地生根。
贯通监督力量,织密监督网络。推动各类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综合运用专责监督力量,提升专责监督质效。强化专责监督部门与组织、人事、财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成果共享机制。加强二级专兼职纪委书记(纪检委员)队伍建设,推进监督有形有效覆盖,形成上下联动、贯通协同的“大监督”工作格局,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令行禁止、一贯到底。
织密织牢权力运行风险防控预警网络
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责主业。要坚持将抓惩治、治已病与抓预防、治未病相统一,充分发挥“四种形态”层层设防作用,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将“防风险”“守底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确保动作做到位、风险防得住、发展促得好。
擦亮监督“探头”,前移防范关口。聚焦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和风险易发高发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招生录取、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合作办学、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强化日常监督,激发基层监督力量,通过谈心谈话、列席会议、检查抽查、受理信访举报等方式,动态掌握情况,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突出科技赋能,提升预警精度。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督工作赋能。充分发挥校内接诉即办平台作用,畅通师生监督渠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前哨”作用。统筹运用学校财务、人事、招采等各类管理数据资源,嵌入风险预警模型开展智能监督,在权力运行轨迹实时监测、异常数据智能筛查、潜在风险精准识别等方面加强实践探索,提升主动发现问题质效。
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治未病。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好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果断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精准规范执纪执法,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
以自我革命精神淬炼忠诚干净担当铁军
打铁必须自身硬。推动中管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铁军队伍。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锻造纯度更高、成色更足的纪检监察铁军。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夯实专业根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坚持在正风肃纪反腐一线强化政治历练,提高从政治和大局高度把握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高校政治安全。着力提升纪法素养,加强履职培训,开展全员练兵和实战轮训,以专业素质提高推动工作质效提升。
发扬斗争精神,锤炼过硬作风。纪检监察工作实质是同一切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的先进纯洁的人和事作斗争。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始终做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的表率。弘扬敢于善于斗争作风,在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面前勇于交锋、敢于亮剑,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正确运用党的政策和策略,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以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赢得信任、赢得战斗。
勇于自我革命,永葆清廉本色。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免疫力”,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强化自我监督约束。永葆敬畏之心,带头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完善内控机制,主动接受党内监督、师生监督、社会监督。以清正廉洁、作风过硬、专业精进的形象,赢得师生信任与支持,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许安国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北京理工大学监察专员)